本院新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我院首次发现由亚洲镰刀菌 (Fusarium asiaticum)引起的新型茭白病害

发布日期:2023-08-15 15:55

        茭白Zizania latifolia (Griseb.) Stapf作为我国南方地区最为重要的一种水生蔬菜,由其营养丰富和口感鲜美的特点,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受经济效益的驱动,茭白的种植正呈逐年增加趋势,全国总种植面积达7万公顷,总产值达40亿元。我市作为全国茭白产业的核心产区,茭白产业的稳定发展,已成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茭白产业的不断发展,新型病虫害的发生成为制约茭白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院植物保护科技人员陈利民及茭白产业岗位首席专家王来亮,首次发现并鉴定明确由亚洲镰刀菌 (Fusarium asiaticum)引起的茭白鞘腐病。

11.jpg

   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回接,以及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及对TEF1-αRPB2组合序列分析,我们发现该病原菌为亚洲镰刀菌 (Fusarium asiaticum)。在茭白上观察到的鞘基型鞘腐病病原菌菌落和分生孢子的形态和培养特征。(A) 菌落阳性侧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上培养6天;(BPDA的反面;(C) 微孢子虫和大孢子虫的显微照片;(D)假厚垣孢子的显微图,比例尺=50 μm;(E)基于TEF1-αRPB2组合序列的代表性分离株Z-3-1的系统发育分析,使用MEGA X中的邻居连接算法。

12.png

  同时科技人员选择不同茭白品种开展了抗鞘腐病机制研究相关工作。通过比较分析美人茭,浙茭7号,浙茭3号,水珍1号和金茭1号五个茭白感病后的表现,发现与其他四个品种相比较,浙茭7号的病斑较小,表现出较好的抗性。

14.png

  同时通过对浙茭7号在感染鞘腐病菌F. asiaticum前后的代谢水平和转录水平比较,其结果初步表明,色氨酸生物合成和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ROS平衡、细胞壁修饰和碳水化合物代谢是茭白对F. asiaticum感染做出反应的关键途径。

15.png

   该重要茭白病害为我院科技人员首次发现。同时,通过多年在茭白相关产业上的努力,我院茭白相关科研工作已达国际领先水平(陈剑平院士点评)。相关研究成果我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分别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Plant DiseaseFrontiers in Genetics

文章来源: 茶叶研究所

作者: 陈利民

【打印】【关闭】

0